走进梅州大埔县茶阳镇骑楼群,同丰杂货店、同天饭店两处中央红色交通线联络点屹立其间,90多年前,多名革命领导人曾在此秘密活动过。
(相关资料图)
在这个中央红色交通线进入苏区“最后一百里”线路上重要的交通中转区域,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演绎了一出出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如今,这片红色热土,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6月26日,广东省政协“山乡新巨变 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考察团深入梅州大埔县西河镇、茶阳镇、青溪镇,实地感受中央红色交通线沿线乡镇的乡村振兴巨变。
艺术赋能乡村
焕发古村魅力
一路青山环抱着绿水,一路古屋点缀着村落……在西河镇,考察团走进了中国传统村落北塘村,感受一场艺术与乡土的碰撞。
北塘村从宋末元初建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2014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保存完好的有元、明、清和民国各个时期的客家民居古建筑共计20多座,其中最久远的是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受祜堂。
据讲解员介绍,2017年,西河镇与当地乡贤投资组建的大埔县北塘古村落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北塘艺术部落”,开展“南宋古村、艺术北塘”文旅项目的建设。经过多年开发,北塘艺术部落已完成靖西当代艺术馆、翰林草堂、生态停车场以及山水青华民宿建设。
如今,北塘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7年至今,当地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带动消费690多万元,产生经济效益80多万元,解决就业人数120多人,带动就业130多人,当地群众的幸福感以及游客的体验感大幅提升。
“西河镇北塘村传统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修缮,不仅让人们留住乡愁,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文化之根。”在调研过程中,省政协委员、南岭梅艺术馆馆长红梅被当地盘活乡土文化的做法所吸引,她感慨道,北塘艺术村落与张弼士故居交相呼应,是建设“美丽乡村”,留住古村乡韵,焕发新活力的最好写照。
激活红色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
沿着茶阳镇老街往前走,鳞次栉比的骑楼群呈现在考察团面前。斑驳的墙面,古朴的气息,宁静的巷弄,在无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茶阳镇是中国历史名镇,茶阳骑楼群始建于明清时代,是粤东最大的骑楼群,包括茶阳7条街道,全长1000多米。
骑楼深处,同丰杂货店、同天饭店两处中央红色交通线联络点屹立其间。“从潮州到茶阳的客轮逆水行驶,到茶阳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从码头到饭店仅20米左右,来人趁夜色可安全进入同天饭店,发现有情况还可从店后门撤离到后山,白天可观察左右和前方街道的动静。”考察团一边听讲解员介绍红色历史,一边思索着如何善用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实际上,近年来,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活化利用,使茶阳镇多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20年,首度揭秘展示中央红色交通线使命与贡献的近代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在茶阳多处取景。
2021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专家赴梅州开展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线路寻访调查和保护利用。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在大埔茶阳至省界伯公凹之间的历史具体地理走向被精准还原。
去年初,由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地质局指导的“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展示、义卖、研发中央红色交通线文创作品,抢救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活动在茶阳镇举行。
彼时,“三师”专业志愿者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研发设计的一百套文创作品《南粤古驿道红色记忆系列衍生设计》,以帆布包、笔记本、茶杯、杯套、毛巾、口罩等载体,重现当年在交通线上战斗过的革命先辈的形象,志愿者在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进行展示及义卖,引得众多群众驻足和购买。
“保存相对完整的茶阳骑楼群具有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考察团成员表示,一部《狂飙》带火了江门,茶阳也可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上发力,以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考察团成员认为,为了活化利用中央红色交通线,前期省直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讲好红色故事。
活化红色资源的振兴路径,还在接续上演……
【文字】南方+记者 陈泽铭
【摄影】南方+记者 何森垚
【通讯员】李军
【作者】 陈泽铭;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