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女性朋友如何了解、预防、远离宫颈癌,为自己的健康做好全面防护?为此,笔者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专家。
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
【资料图】
据介绍,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主要通过性传播,进入生殖道、口腔或咽喉,从而导致感染的病毒。90%以上宫颈癌患者都与HPV感染有关,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型为HPV16型及HPV18型,超过70%的宫颈癌都与持续感染这两种高危型HPV有关。在我国,HPV52型、HPV58型、HPV33型、HPV31型感染率也很高。
据悉,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接种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时规范治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提高宫颈癌治愈率。
宫颈癌筛查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一种是HPV检查。《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建议,25-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女性每5年做一次TCT+HPV联合检查;65岁以上女性若过去10年筛查结果为阴性,无CIN病史,可以停止筛查。
预防宫颈癌变需要早查早治
前阵子,51岁的陈女士(化名)因阴道流血流液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在完善检查后,结果显示,陈女士的子宫颈内膜明显增厚,有一个约56*18*38mm大小的肿块,结合其他情况,接诊的放疗科三区副主任张雪芳告诉她怀疑是宫颈癌。
陈女士听到这个噩耗,“哇”的一声,忍不住在诊室伏案痛哭。医生耐心地安慰她,并建议其住院做病理活检,以作进一步的诊断。活检结果显示,是宫颈非角化中分化鳞癌,结合陈女士的实际情况,最终诊断为宫颈癌IIIB期。宫颈癌三期是指肿瘤已经扩展到骨盆壁,肿瘤已累及阴道下1/3处,已无法使用手术将肿瘤彻底切除了,但可以选择放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
经过充分沟通,得到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陈女士放下心头大石,安心配合治疗。医务人员为陈女士施行“VMAT--容积弧形调强盆腔外照射及影像引导的自适应插植后装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及靶向治疗,治疗结束后,陈女士的宫颈肿物完全消退,治疗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太多的并发症。
医生提醒,宫颈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阴道流血、接触性流血如性生活时出血、妇科检查时出血。宫颈癌早期异常不明显,不易发现,使得更多的人被误诊甚至漏诊,加之很多女性缺乏保健意识,没有做到定期检查,以至于宫颈癌到了晚期才被发现,因此预防宫颈癌变需要早查早治。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放疗科三区副主任张雪芳表示,就算罹患晚期宫颈癌也不要太悲观,通过精准的放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途径可达到根治的效果。医院放疗科于2020年引进先进放疗设备,开展了CT引导三维插植后装放射治疗技术,真正实现妇科肿瘤的准确定位、精准打击、快速治疗,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副反应。
【人物档案】
张雪芳,肿瘤放疗科三区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肿瘤放射治疗联盟(CRTOG)放射免疫工作委员会广东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肺肿瘤中西医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腹部肿瘤专业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放疗分会第一届委员,东莞市医学会放射肿瘤学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常委、东莞市医学会肿瘤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
从事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近20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妇科肿瘤、胃肠肿瘤、肝癌、胰腺癌、泌尿生殖肿瘤等的先进放疗技术和综合治疗,擅长应用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图像引导的自适应后装放疗、体部立体定向治疗等先进放疗技术治疗难治性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主持和参与了省市科研课题研究共8项,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著共10余篇。(文/图 姚梓婷 东莞市人民医院)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
校对 | 彭继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