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作为校友,你有义务配合学校工作,回报学校……”据《北京青年报》7月28日报道,身处毕业季的许多毕业生还未走出校园,就被要求“回报学校”,即在未就业的状态下,签署三方协议。报道中,辅导员代学生“网签”,商家提供付费“盖章”服务……高校就业率“注水”,暴露了部分高校办学观念的扭曲和错位。
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切身利益和声誉形象,尤其是,近年来就业压力较大,各种内外部原因叠加,导致高校就业率“注水”屡见不鲜。就业率关系学科存续,按照教育部规定,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需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一旦停招,将会影响高校专业设置、教师安置和招生数量等。此外,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形象,高就业率会对优质生源产生一定吸引作用,进而提高学校“身价”和学校综合实力。出于上述考量,部分高校会对校内院系通过签假协议、盖假章等手段制造“虚假繁荣”的行为持放任甚至鼓励态度。
在就业数据上大做文章,后果很严重。小而言之,配合学校“纸面就业”的学生一旦签署山寨三方协议,就有可能会因“假就业”“假入职”而失去应届生的身份,甚至无法以应届生身份参与相关考试。同时,失真的数据也可能让潜在报考者及其家长失去客观判断的基础,影响学生志愿填报。大而言之,就业数据的失真,可能导致教育部门对高校专业设置产生误判,导致高校无法根据就业状况灵活调整各专业招生数额,进而加重结构性就业矛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容不得半点水分、失真。学校与其拿就业数据当儿戏,制造动辄98%的“虚假繁荣”,不如壮士断腕,主动戳破数据泡沫。就业是个系统性问题,不可将就业压力留到毕业季解决,要不断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之初树立鲜明的就业导向,坚持以教学质量的提升拉动就业数量的提高。杜绝“纸面就业”,不能仅靠高校自觉,有关部门要用“零容忍”的态度打击数据“注水”现象,比如,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国和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调查、摸底,督促各大平台担起严防商家替学生伪造就业的责任等,多措并举地堵住就业率“注水”漏洞。
当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之下,高校之所以敢铤而走险,也有其原因,我们在谴责部分高校痴迷于制造就业数据泡沫的同时,也要思考,有关就业率的考核是否还有优化空间?是否可以在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用好考核“指挥棒”,才能在严查基础上抑制学校就业率“注水”冲动。(魏楠楠 韩宗峰)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
标签: